【兀的拼音】: wù wū
【兀的笔画】: 3
【兀的部首】: 儿
【注音】: ㄨˋ ㄨ
● 兀 wù ㄨˋ ◎ 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兀鹫。“蜀山兀,阿房出。” ◎ 高高地突起:兀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兀。 ◎ 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:兀那。兀的(dì)(a.这,这个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◎ 兀 stand upright
点击获取相关造句
仙观突兀城之隈,彤云丽日相招回。 -- 宴别程古川侍御二首 其一 · 明 · 翁万达
两地高风来拱向,中间突兀太行山。 -- 淇澳青青水一湾 · 清 · 郑燮
千山倒空青,乱石兀崖堵。 -- 泜水 · 清 · 郑燮
频频愿见见何如,兀兀安居怅索居。 -- 和张子白过寺韵 其一 · 清 · 成鹫
驾驷乘骢非我事,不如醉兀小肩舆。 -- 秋晚斋居 其三 · 元 · 仇远
广寒夜突兀,疏影自天横。 -- 月梅 · 明 · 罗伦
突兀中流乱石隈,青洲咫尺拟蓬莱。 -- 青洲岛 · 清 · 成鹫
祗馀兀坐空斋晚,无限幽怀寄短缄。 -- 闻昕弟秋闱失利诗慰勉之 · 明 · 杨旦
暮携陈子诗,兀自诵至旦。 -- 读陈石遗诗集遂和其论诗原韵 · 清 · 吴保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