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獭的拼音】: tǎ
【獭的笔画】: 16
【獭的部首】: 犭
【注音】: ㄊㄚˇ
● 獭 (獺) tǎ ㄊㄚˇ ◎ 〔水獭〕哺乳动物,脚短,趾间有蹼,体长七十余厘米。昼伏夜出,善游水,食鱼、蛙等,毛棕褐色,是珍贵的袭皮。 ◎ 〔旱獭〕哺乳动物,前肢发达善掘土,毛皮可制衣帽。是鼠疫的传播者。亦称“土拨鼠”。 ◎ 〔海獭〕哺乳动物,体圆而长,毛皮很珍贵。生活在近岸的海洋中。通称“海龙”。 ◎ (獺)
◎ 獭 otter
点击获取相关造句
知是獭所祭,馀馂遗人食。 -- 甲马营 · 明 · 唐之淳
路逢沙獭上,船值海人停。 -- 题永福寺临淮亭(亭即司马复明府所置) · 唐 · 顾非熊
六茹秉政假黄钺,身骑虎背噬黑獭。 -- 隋四主 · 明 · 郭之奇
尔朱穷暴自成灰,黑獭非常难遽扯。 -- 附北齐五主 · 明 · 郭之奇
獭髓新痕开半面。 -- 蝶恋花 · 宋 · 朱晞颜
西林簇龙象,昔为獭所穴。 -- 獭窟山 · 明 · 黄瑜
想在中间坐,浑如獭祭鱼。 -- 李坚甫净居杂题一十三首·书斋 · 宋 · 文同
驱鱼驱雀强鸇獭,乃使后世蒙佳声。 -- 天宝歌和魏定公文次韵 · 宋 · 王之道
远林桑尽蠶成繭,野水萍开獭趁鱼。 -- 春郊即事 · 宋 · 杨亿
龙渊古桥皴,獭径寒溜泣。 -- 大雨宿仰山翌旦骤霁混融云无乃开仰山之云乎出山道中作此寄混融 · 宋 · 范成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