● 蟾
chán ㄔㄢˊ
◎ 〔蟾蜍〕两栖动物,皮上有许多疙瘩,内有毒腺,形状像蛙。吃昆虫、蜗牛等,对农业有益。俗称“癞蛤蟆”、“疥蛤蟆”;古代称“蟾诸”。简称“蟾”,如“蟾酥”(色白,可入药)。“蟾宫”(月亮)。“蟾桂”。“蟾轮”(圆月)。“蟾辉”、“蟾光”、“蟾魄”(均指月光)。“蟾宫折桂”(旧喻科举考试登科)。
蟾蜍漏促,探芳径、暗引浅莎微步。 -- 绛都春 夜坐吟 · 清 · 蒋春霖
蟾蜍银窟寒,不穴死水蟆。 -- 中秋翫月宴友 · 宋 · 陈舜俞
玉蟾洗林光漉漉,空堂《楚辞》不堪读。 -- 夜坐吟 其二 · 清 · 孙星衍
外有八龙,首衔铜丸,下有蟾蜍,张口承之。 -- 张衡传 · 南北朝 · 范晔
如有地动,尊则振龙,机发吐丸,而蟾蜍衔之。 -- 张衡传 · 南北朝 · 范晔
自鹫峰移下,碎成玉屑,蟾宫分到,缀作金葩。 -- 沁园春(乙卯咏桂) · 宋 · 李曾伯
起宿霭千寻卧龙,掣流云万丈垂虹。路杳疏钟,似蚁行人,如步蟾宫。 蓟门飞雨 -- 【双调】折桂令 严客星 · 元 · 鲜于必仁
启蛰户龙飞地间,望蟾宫鱼跃天门。到处通津,头角峥嵘,溥渥殊恩。 西山晴雪 -- 【双调】折桂令 严客星 · 元 · 鲜于必仁